口碑是一杆秤
春节回老家,谈到村党委书记,众乡亲一边倒的说好。对一个直接面对老百姓的农村最基层的领导干部,众口一词,虽不能说凤毛麟角,也是难能可贵。
口碑是一杆秤,称的是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。都说中国的农民最实在,谁心里有老百姓,实实在在为老百姓谋利益,让老百姓得到实惠,老百姓就信服谁、拥护谁。
老家的村是由原来的3个村合并而成的。并村不久,村里投资近千万元,修建了通到每家每户的水泥路。让有半数以上汽车出行的农民,可把汽车直接开到家。没有汽车的农民雨天也可干干净净走路。
村里设立了教育基金,实行12年义务教育。同时,一方面全额资助家庭相对困难的孩子读大学,另一方面对村里考上大学本科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的所有孩子,分别奖励1万元、2万元、3万元并逐步提高资金。
村里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民,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,对全村65周岁以上的老人,村里另每年补贴8千元。仅这项补贴,村里每年开支就要500多万元。
强大的村级集体经济,是各项普惠农民并不断提高普惠水平的举措的根本保障。2017年,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约8千万元。
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,是村党委书记考虑问题的立足点。前几年,市征用我老家的那个村民小组仅存的几十亩地建保障房,要村里负责农户的拆迁。村党委书记向市有关部门保证按时完成拆迁任务,但提出了惠农的拆迁标准。结果,被拆迁的22户农民普遍拿到了比拆迁面积更多的商品房,拆迁任务也提前完成。近两年,村民小组还剩的28户,已有近10户向村里提出预拆迁,村里给了与22户同样的拆迁标准。
村里老百姓有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,首先想到的就是找书记。村里人无论谁去找书记,书记都会热情接待,认真帮助解决困难。用书记的话说,老百姓有困难想到我,就是相信党。我不怕乡亲们烦我,就怕乡亲们想不到我。
老家的村去年被授予全国文明村荣誉,村党委书记是全国劳动模范。
老家的村党委书记我很熟,比我小一岁。我们曾经有过一次深谈,谈到很投缘。什么是不忘初心,就是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。
评论